第二章|推开家门之前
工作日的早晨,我依旧习惯早起,
在沈家大宅里,时间永远是JiNg确到分钟的。
七点三十分必须出门,因为从家里到盛业控GU集团总部刚好二十分钟。
父母总说:「做企业最怕迟到,领袖不能有一秒迟疑。」
我在集团已经待了快四年。刚进公司时,谁都只当我是「来玩票的少东」。
母亲却严格规定我从最底层的助理做起——
三十多层的大楼里,我穿着西装、拎着文件,
跟几十个大学新鲜人一起加班、订便当、送报表,
连空调都会因我出错被主管责骂。
父亲沈鸿业则是那种永远不会在员工面前给你面子的人。
他开会只看结果,
哪怕我做得再好,总还能被挑出一大堆细节来指正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时候同事们会在我背後议论:「有这种父母压力山大吧?」
我只能苦笑,说:「这才是家族企业的训练。」
到现在,我已经升到总经理的位置。
公司里的人不敢再当我是「小少爷」,
但我明白,真正的考验永远都还没结束。
父亲的办公桌就在我的办公室对面,
有时候一个电话响起,就知道又要有新麻烦。
母亲则常常亲自到部门巡视,员工看到她总是打起十二分JiNg神,
「唐夫人」的微笑在集团里b总裁还能让人紧张。
下班以後,我往往才真正松口气。
晚上回家有时候还要参加家庭晚宴、社交聚会,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我最期待的,是能和小曼单独吃一顿晚饭——
哪怕只是简单的便当,也b在高级餐厅里被父母和长辈轮番盘问来得轻松。
小曼b我小两岁,二十三岁,
在一家民间社福机构做助理社工。
她的工作和我的世界完全不同,
每天要跑社区,陪老人聊天、帮小孩做功课,还得协调村里各种J毛蒜皮的小事。
我曾经问她:「做这麽多又辛苦,工资也不高,怎麽一直待着不跳槽?」
她笑着摇头:「我喜欢看到别人笑的样子,那是用钱也买不到的幸福。」
她不懂投资、GU票、也不会讨论房产、车子、公司并购,
但每次我说工作烦闷,她总能一句话点醒我:「你辛苦是为你爸妈,还是为自己?」
我们住在一个两房一厅的小公寓,家具都是自己慢慢添置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很会过日子,小小的空间被她布置得有温度。
餐桌上永远有刚做好的饭菜,
有时候下班我一身疲惫,打开门能闻到厨房里的香气,
看到她穿着家居服,笑着问我:「饿了吗?快来洗手,今天有你Ai吃的糖醋排骨。」
我们没什麽轰轰烈烈的浪漫,也很少送昂贵的礼物。
有空她会陪我看电影、散步,冬天的时候窝在沙发上一起喝姜茶。
偶尔她忙不过来,我就陪她去市场买菜、一起回社区做志工。
那时我才明白,幸福其实很简单——
不是高楼大厦里的豪华,而是有一个人愿意在你疲惫时静静地陪着你。
小曼从不主动问我家里的事情,只在我特别烦躁的时候轻轻拍拍我的背:「如果太累,就和我说,不要一个人扛着。」
她不问我的工资多少,也不介意我们的生活和同龄朋友有多大的差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说:「家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,不用让谁来定义。」
我们在一起快三年,这一年里关於「见家长」的话题总是若有若无地出现在对话里。
她知道我的顾虑,也从没催促过我,反而安慰我:「你准备好了再说,我一直都在。」
直到前阵子,她突然说:「要不要先去见我爸妈?」
我一愣,心里还有点紧张。她家在城郊,一栋普通小楼,家里收拾得很乾净。
她妈妈是个典型的农村妇nV,说话直来直去,但人很热情。
饭桌上她妈妈不停给我夹菜,问我工作忙不忙,还说:「有空多来家里吃饭,咱不讲究那些有的没的。」
她爸爸话不多,吃完饭cH0U根菸,对我说:「小曼这孩子脾气倔,还小,你要让着她点。」
我点点头,其实内心莫名温暖——
这样的家庭,不需要什麽条件,只要人好就行。
吃完饭,小曼拉我去村口散步。夕yAn下,她很自然地挽着我的手臂,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边笑一边说:「你看,我爸妈是不是没你想像的那麽可怕?」
我点点头,突然有点想哭。
我不是没想过自己也可以拥有一个普通又温暖的家,
只是一直以来都被「沈家」的标准压得喘不过气。
回市区的车上,她靠着我的肩膀:「你有勇气见了我爸妈,下一步是不是就该见你父母了?」
我苦笑:「你真的不怕?」
小曼抬头看我,眼神坚定:「你怕他们不接受我,还是怕失去我?
不论发生什麽事,我都会陪着你。」
我沉默许久,终於点头:「好,下个周末,我带你回沈家。」
回到家里,她主动帮我把衬衫熨得整整齐齐,还买了新裙子。
我问她怕不怕被看不起,她只是笑:「我不是来讨好他们的,我是来跟你一起生活的。」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五夜里,她在灯下帮我整理领带。
「我们都准备好了。」她轻声说,「无论发生什麽,都别後悔。」
我看着她的背影,心里五味杂陈。
也许,这一次,我们真的能够一起,推开那扇深锁的家门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内容已经显示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