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
第170章 大家各司其职

面对亲人疑惑的神情,彭书记自然是要解释的,只见他苦笑道:“最坏的结果确实不会比现在更差,可赵繁的晋升之路只怕要坎坷了。”

统一发展方向的运动虽然不如历史上那么惨烈,可到底是改革运动,让很多人吃了亏、丢了面子。

这些人就对人民理事工会心存怨恨,赵繁确实只在那个单位待了两年,可他却是组建这个单位的人。

别人不会怨怼做决定的人,也不会考虑当时的环境,下意识只会怪那个执行决定的人。

听到彭书记担心赵繁的晋升问题,大家都不觉得有些好笑。

现在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,而且赵繁调职到计划委员会还不到一年,代理主任的“代理”二字还没去掉。

彭书记见众人的表情,也觉得自己想太多了,他尴尬地笑了笑:“明天会发生什么,谁都不知道,做好当下的事也好,我想得确实有点多了。”

人家是关心自己,赵繁当然不会说彭书记急功近利,即便心里就是这么想的。

于是他转移了话题:“爷爷,最近除了长辈的事,国内还有别的异常情况吗?”

赵繁想问的是会不会有动荡,他有点担心这个时空还像历史上一样,在权利交接的时候出现动荡。

确实有这种情况,那就是有人鼓动人民理事工会的成员夺取政权。

历史上的权力那么大都没能成事,更何况是这个时空呢。

而且不少人根本没这个心思,被鼓动后转头还举报了,这就是彭书记说的引起动荡的情况。

只是这点异常,赵繁确实不看在眼里,说了各自的情况后,大家就散了。

晚上只有夫妻两个人,赵繁有些愧疚地看着陈敏道歉:“你怀着孕,我还出了这样的事,对不起。”

陈敏靠在赵繁怀里,苦笑一声说道:“也不怪她看不上我,如果你出事了,我未必能坚持下去,我就是人们说的那种菟丝花女人,没了男人活不下去。”

这个她就是孔秀琴。

刚开始认识时,赵繁就帮陈敏拨开了困住她多年的迷雾,后面又教她外语,随即让她任自己的秘书,可以说丈夫是她的救赎。

赵繁被带走调职,她心力交瘁,每天都活在恐惧里,即便聪明的儿子时常安慰,她的心里也没有半点快活。

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,不管是谁都没有赵繁重要。

听了妻子的话,赵繁心里也不好受,他把人往怀里搂紧后说道:“以后我会更加小心,我们会永远在一起。”

陈敏却故作轻松地笑道:“我还以为你会斥责我软弱呢。”

妻子这种想法确实不太好,可谁都可以指责她,唯独赵繁不行,因为就是他过度参与妻子的成长,对方才会有这样的想法。

不过安慰的话,他没有说出口,而是身体力行地去做,孕期已经过了三个月,小心一点是可以同房的。

外交部那边需要更多的情报,后面的决策才能更准确。

赵繁第二天就去了计划委员会,打算处理最近堆积的工作。

能处理的,三位副主任都尽量处理了,只有那些处理不了的还放着,而且有些事连赵繁都处理不了,因为这涉及到政策的走向,还需要确定上面的意思。

副主任之一的张学文在会议上就苦笑地说道:“之前漂亮国的情报传过来的时候,上面就让我们做工业调整计划了,赵主任不在,他们也不催促,后面苏大哥也公布了自己的10年科技计划,又叫我们做一份。”

如今漂亮国和苏大哥的情报都已经公布了,计划再拿不出来,工业的走向就会拖慢一步。

赵繁立刻就意识到,这可能是陈宏说的,国内很多人都对漂亮国那些科技成果垂涎的原因。

做出相应的工业部署,才好承接这些技术,也能更好地应用到各个领域。

这也是赵繁说他也做不出这份计划的原因,目前外交部还没拿定主意,怎么应对漂亮国和苏大哥的科技竞赛。

之前开会,确实是说两边都加入,可到底能不能成,还需要交涉之后才知道。

随即他就想到,其实不用等,因为不管漂亮国和苏大哥如何看待华夏的决定,最后国内都是要均衡发展的。

赵繁拿出最初的计划,和三位副主任以及几个司长讨论。

“我们国家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,不可能再看任何人的脸色,而且有苏大哥的前车之鉴,工业的比例失衡也要避免,这份报告,稍加调整即可。”

这是他出国之前定下的内容,虽然偏向苏大哥的结算协议,可大概的条例就是为了实现强国。

不能偏科,但军事的投入也不能过低,尽量达到不会让人忌惮,但也不会被轻视的目的。

其他人听了赵繁的分析,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。

不管人家搞不搞竞赛,他们能不能加入,华夏最终还是要走独立自主的路线,科技上也要自主研发,不可能永远追在人家后面。

确定了方向,计划就制定得很快了。

计划委员会这边的工作一切顺利,可外交部那边,却还要烦恼跟漂亮国和苏大哥交涉的问题。

等赵繁捋顺了这些工作,陈宏就立刻找上来了。

赵繁知道漂亮国和苏大哥不好解决,投入工作之后,只怕无暇忙其他的事,于是他先带着妻子和儿子去吊唁。

看着长辈安静地躺在那里,赵繁没忍住流下了眼泪,这是他第一次如此。

不仅是他,妻子和儿子,甚至周围来吊唁的人,谁的脸上都挂上了泪水。

从场馆里出来,小承宇还哽咽地问道:“大爷爷就一直躺在这里吗?”

赵繁没有说话,只是摇了摇头,抬头看了看天空,也许陈宏说得对,守好国家,这样才是长辈最想看到的。

他的级别摆在这里,出现在公共场合很容易被人察觉,去外交部的时候,陈宏就问了这件事。

赵繁知道目前自己的判决还没出来,这个时候去吊唁并不合适,可到底是见过几面,人家对自己的照顾又那么多,不去更加不合适。

陈宏叹了口气:“别想那么多了,大家各司其职,他肯定会感到高兴的。”

比如眼下遇到的难题,解决不了的话,又是一个难过的关卡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