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 太阳升起了
    “小哥,平日卖豆腐得几个钱?”
    张向明听了这话,反是没接,话锋一转问道:“小哥有些面熟,是不是来过我们华新社?”
    “是噻!上回子走拢你们这点,正好落瓢泼大雨,我只好梭进来躲一哈。有个姓温的妹儿嘿客气,还给我倒了杯滚烫的茶。你们这点人硬是耿直得很!别个地方看到我这种脚杆沾泥巴的,怕是连门都不让进哦。”
    “难怪眼熟呢。”
    张向明笑了起来,“今日日头好,没那么冷了。怪哩,昨夜真个儿起风了?”
    “起了,起了,起老大风,满街呼呼吹啊。”
    “唉,山城湿冷,起了风更冷。我有几个好友受不了这里的湿冷,都走了咯。还剩下几个,也不知近日怎么了,都没了声音。”张向明故作感叹,随即又道:“让你见笑咯。看你亲切,不自觉就唠叨起来了。”
    “先生,太阳底下的江可好看了噻。”
    阿牛起身,把手伸进口袋,“这两日在江边捡了个东西,看着精巧,我是个粗人,用不上,就送给您嘞。”
    他说着就把那个迷你相机放到了桌上。
    张向明瞳孔猛缩。
    他虽然不是情报人员,但写文章的,对很多事都敏|感。而且,他们来双山城后,有时也跟搞情报的没区别。因为要经常应对果府那边的刁难,状况紧急时,这里也是情报中转点。
    因此,在阿牛一直说昨天夜里风大,他就察觉出了异常。至于眼前这个东西,他自然也认识。其实,他们报社也有。
    微缩相机!
    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缩相机。
    他一手遮住东西,压低声音道:“怎么直接来这?屋顶被风吹了?”
    阿牛也不知怎么回事,竟是一下就听懂了这句话。
    他压低声音道:“我不清楚,送东西来的人姓杨。”他还是保留了一点东西,没说出杨祐思的全名。
    “我就是一个卖豆腐的,房子被鬼子炸了,没有屋顶。”
    曾阿牛起身,“谢谢先生的茶,我要走了。”
    “你的名字!”
    张向明忙追上,“我会跟上级报告的。”
    曾阿牛回过身,一笑道:“不重要,我只是希望你们能赶走鬼子,能给我们穷人当家做主。”
    阿牛挑着担子走出了报社。
    张向明握着微缩相机,眼睛里隐隐有了泪花。
    他并不是一个易感动的人。
    多年的颠簸,战乱,失去过无数战友,他的心早已被这世道打磨得很硬了。
    可这一刻,他的心软了下来。
    从对话里,他已明白,这真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群众。不然,他不会强调要为穷人做主这话。
    一个群众冒着被牵连的风险,送来了情报。
    无论再怎么心硬如铁,这一刻,还是被这样淳朴的群众感动到了。
    张向明缓缓伸起手,对着曾阿牛消失的地方行了个军礼。
    我不知你的名,我不知你来自何处,但我知道,我们走在同一个大道上!
    太阳吹散了山城的雾气,暖暖的光蒸发了水汽。当曾阿牛洪亮的叫卖声响彻街头巷尾的时候,一个身穿黑色大衣的男人从建筑的背阴处走了出来。
    他点起一支烟,看着远处的曾阿牛,笑了笑。
    转身,往华新社走去。
    所托之人出乎意料的行动让人暖心。有群众这样的支持,他一定能把情报送出去的!
    日子如水过,当情报送达延城时,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。
    转眼,便是到了春天。
    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
    无论情报战线和z治战线多么复杂,但恢复生产的事却是一刻不能停。
    收复地里的农民除了收到了传统的钢铁农具外,每个村还配发了现代的手拉犁。
    比起传统的犁,这种现代的手拉犁更轻巧,开地更省力。尽管鬼子最近都很老实,但这边还是不敢大面积安装太阳能光伏板。所以,劳动主要还是要靠人力。
    唯一值得安慰地是:这几个月的民生输血工作没有白做,当地百姓都很信任八路军。
    说要换粮种,且收不上来,全给大米补偿后,农民种新粮种的积极性就提升上来了。
    安玉这边安排了高产粮种,也安排了常规粮种。后世高产粮种很多是不能留种的,系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,所以常规粮种还是要种的。
    不过,就算是常规粮种,也要比这个时代的粮种强多了。
    这回下发的种子主要有小麦、小米、大豆、玉米等。
    安玉记得42年的大饥荒也影响到了晋州。在这种情况下,多种一些小米,是比较保险的做法。
    而且,这情况她早早就跟上级反应过。饥荒发生的主要地在中州,中州与晋州部分接壤,且未全部沦陷,这粮种以及耕种方法也得送到中州去。
    而针对中州明年将要发生的大饥荒,安玉这边查了好多资料,最后选了商薯19号以及费乌瑞它(荷兰土豆)。
    既然要抗灾,选的粮种必须得是高产、抗逆性强、耐旱、耐瘠薄、生长期合适的粮种。
    像商薯19号,春薯亩产就可高达5000公斤;夏薯也有3000公斤左右。如果化肥能及时运抵中州,这个产量就可能实现。
    毕竟,中州自古就是产粮大省,气候环境、地理环境可比晋州好多了。
    且商薯19号还非常适合在黄河流域种植,只要注意好高抗红薯根腐病,今年丰产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。
    而费乌瑞它则是因生产期短,60-70天就可以收获,能有效避开夏季高温和干旱,实现抢收。
    安玉记得这场饥荒是从42年春天开始的,一直持续到43年才结束。当时战乱,果府又层层贪污,导致了几百万人死亡。
    想到这个可怕的数字,安玉就睡不着了。
    她跟上级建议,珍贵的油料要挪用一部分出来,然后利用拼夕夕购买冲击钻、深井泵、柴油发电机和pvc水管,提前在中州、晋州大规模地钻探深水井。
    除此之外,也得购买低毒高效的现代杀虫剂和农用喷雾器。
    探井队、扑杀队,现在就要成立了。
    另外,还要多发饲料给两地人民,鼓励大家养鸡鸭。这些可是蝗虫的天敌,养起来后不但能扑杀蝗虫,还能改善生活,是一举两得的事。
    唯一让安玉担忧地是:要如何提前告知世人这个消息?又要怎么说服人民群众配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