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5章 宣战(上)
时间转眼就到了12月。
恒城收复近一年时间内,生产基本已经恢复。
晋州百姓这一年也感觉自己跟在做梦似的。
从吃不饱饭到细粮敞开吃,从被鬼子欺辱到现在当家做主,仅仅只用了一年时间。
去岁这个时候,他们还在忍饥挨饿,缺衣少食,活在鬼子的刺刀下,惶惶不可终日。
可也就一年时间不到,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今年整个晋州的粮食就超过了8000万吨。
这还没算上冬小麦的产量。
这粮食,养活一亿人都没问题!
粮食数据统计表送到大后方时,首长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尽管有了今年会有特大丰收的思想准备,可在现代粮种的产量面前,首长们还是被惊叹到了。
科技,决定生产力的概念一下变得无比清晰。
工业化的决心也更加不可抵挡了。
粮食大丰收,种的都是粗粮,可百姓们却吃不上粗粮。
这些粗粮在系统里都可以卖。
安玉这后勤当久了,也变得精打细算了起来。
哪怕只赚一毛,她都是要把粗粮回收的。
赚一毛归一毛,但架不住数量大啊。
然后,这几块地区的百姓就发现,现在想吃点粗粮还挺难的。粗粮都被八路军用白米、白面给换走了,他们想吃粗粮也吃不上了。
于是,就形成了一个天大的误会:八路军都在吃粗粮,细粮都留给百姓吃了。
拥护之情更甚。
还有谁当家会这样待他们?
参军入伍,保家卫国,建造新世界的想法在民众心里萌发。
他们坚信,只要跟着红党,就能赶走侵略者,过上好日子了。
转眼,就到了12月7日这天。
早饭时间,陆淑贞与沈大姐就察觉出了异常:今日的安玉似乎格外兴奋,心情相当好的样子。
这是发生什么喜事了?
不过两人也没多问,只是在想:难道哪里又打大胜仗了?这回又收复了几个地方?
安玉吃过早饭,便给旅长打去了电话,她今天晚上要去总部待着,等待好消息。
二战历史里,今天是一个影响巨大的日子。安玉学过的东西好多都忘了,但这一天却不会忘记。
也正是从这天开始,有个大块头加入了这场影响全人类的战争里。而鬼子的衰败也是从这天开启了!
她要在第一时间收听到这个消息。如果她没记错的话,米国7号下午就会报告这条消息。算算时间,应该是在夏国8日的凌晨左右。
为此,她今天还睡了午觉,就等着晚上听消息了。
安玉刚来时就说过这件事,因此安玉一说,上面就同意了安玉的请求,大家晚上一起收听这条消息。
安玉一个午觉睡了整整一下午,等起来后,整个人都精神了。
一想到倒霉的小鬼子即将跟工业力最强的国家开战了,她这嘴角真是比ak都难压。
尽管在她眼里,那国家也不是啥好东西。但这个当下,谁给鬼子找麻烦,那就是大善人!
她起来后,便打开了自己的私人账户,买了好多食材。
看敌人的乐子怎么能少了吃的?干坐着也不是事,不如边吃边等。
晚上的时候,安玉到了总部。
一看她的警卫员提着大包小包的,旅长都有些懵。
不是来一起收听消息的,咋还带这么多东西?
听安玉一解释,旅长老安慰了。
还有刚来时的样子啊,这可太好了。
安玉买了不少手撕牛肉、极高档的蟹肉|棒,把零食往桌子都摊开,大家都忍不住笑了。
“小安,这鬼子还没投降呢,你这是不是搞得太丰盛了?”王政委笑着道:“这些东西看着包装就觉得贵,花不少钱吧?”
“嘿。”安玉还没说话,旅长就撕开了一个手撕牛肉的袋子,“好久没打大户秋风了,你啊,还是少说话,也让我们享受享受。”
会议室里一片笑声。
鬼子虽然还没被赶走,但很明显,看到鬼子惹上麻烦了,大家这心里啊,就跟炎热夏天喝了一瓶冰可乐似的,都舒坦着呢。
安玉笑着道:“前辈们,今天是二战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,虽然还没抗日彻底成功,但今天也是值得庆贺的日子。鬼子完了!”
她看着大家,“大洋彼岸那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和资源,是鬼子想象不到的庞大。当然,鬼子家里也有明白人,只是明白人的话没人听,这群疯子不知道米国的工业产能全力爆发是有多可怕。其实,我也不是太了解,我就记得后世几个数据,比如二战期间,美国造的航母就有155艘,飞机超过三十万架,而仅44年一年,造的飞机就有十万架之多……”
会议室里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。
“155艘航母?”
“一年就造十万架飞机?”
大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。
这工业能力,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数字。
不,他们连航母、飞机都还不会造呢。
“对。另外米国还造了十万自行火炮和坦克,其他船舶8800艘,车辆250万,步枪1400万支……”
这数据把一干老前辈震得不轻。
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还在。
说起这个时代的超级大国,那是日不落帝国。至于米国……知道米国有钱,也知道米国工业能力很强,但强大到这个地步,真的是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。
“另外,米国有丰富的石油、煤炭、铜、铝等所有关键的战略物资,且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,不会受到任何敌人的影响。一旦战争爆发,许多民用工业都能转化成军工。鬼子要倒大霉了,它们惹上了最不该惹的人。当然,后世也有一种说法,是米国切断贸易,逼着日本走上这一步的。可不管如何,只要日米间爆发了战争,对我们来说是极为有利的。”
安玉说到这里,嘴|巴都快咧上天了。
大家也是笑了起来。不过听了米国的工业能力,老前辈们都十分羡慕,“这样的工业能力我们何时才能实现啊?”
“前辈们,我们后世就实现了这样的工业能力。甚至,我敢说,还要强过现在的米国。不过也有点遗憾的地方,我们资源没米国这么强……”